越前燒(えちぜんやき),雖然位列日本六大古窯之一,但是呢你絕對想不到,「越前燒」的名號卻是很晚近才出現的產物,甚至可以說是被發明的傳統也不為過。
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就讓我們看下去吧〜
越前燒的故事
顧名思義,依照我們之前介紹過的日本陶瓷的命名方式(新來的朋友,或是忘記的人,可以看下面的文章複習一下XD),「越前燒」就是越前這個地方所生產的陶器——也是有例外的,有興趣的人可以爬爬我們之前的文章,這裡就不多說了。
雖然簡單說是在越前,不過精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在「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」這個地方,有點複雜對吧?因為在福井縣內也有一個越前「市」的地方自治體,然後這個「越前市」就在「越前町」的隔壁……。
開始覺得有點混亂了嗎?沒關係,我們也不用太去探究這些瑣瑣碎碎的事。直接跳結論來講,「越前燒」這個稱呼的出現,其實是在1965年(昭和40年)才誕生的,到今天也才不過半世紀多的歷史而已。
哪尼?那那……那麼在過去漫漫的歷史長河中,日本人是怎麼叫這個地方生產的陶器呢?答案很簡單,一樣是用我們前面說到的命名原則:「產地名+燒」的方式,各自冠上當地生產的村落名稱,分別叫做「小曽原燒(おぞわらやき)」、「熊谷燒(くまだにやき)」、「織田燒(おたやき,這個村落就是織田信長的織田家的發祥地)」等。
事實上,歷史上大部分的時間,越前町的行政區域都不涵蓋上面這幾個陶器生產的村落:小曽原、熊谷、織田等。也就是說,這些村落理所當然地不會覺得自己跟「越前」有啥關係,當然對於自己做出來的陶器也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,大大方方地在江湖上走跳。2005年(平成17年),越前町才在行政區域的重新規劃下,合併了上述的這些村落,成為現代的「大越前町」,此為後話。
我們回過頭來繼續說「越前燒」的名字是怎麼蹦出來的吧〜
第二次世界大戰前,著名的日本的陶瓷研究者小山富士夫(こやま ふじお、1900年〜1975年)基於考古的研究發現,提出了「日本六古窯(にほんろっこよう)」的概念,其中把越前町還未合併的村落中所發現的考古群,統一稱作「越前燒」,從此之後撒下了「越前燒認同體」的種子。二戰後1965年(昭和40年),福井縣正式將縣內所生產的陶瓷器一律掛上「越前燒」的名號,向日本全國做一個統一的形象輸出(團結力量大嘛〜)。
細心點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現代的越前町——也就是上文提到的,併入了這些傳統的製陶村落——的出現是在2005年,當年小山富士夫以「越前」來統一稱呼這些陶器,不是有點奇怪嗎?難不成小山桑早就預知到了未來幾十年後越前町的擴張嗎!?怎麼不乾脆用福井縣的「福井」來概括不是更好?
其實以「越前」來命名的理由,不是因為越前町的關係,而是當地古代屬於「越前国(えちぜんのくに,日本古代行政區劃下的令制國,約當現代的福井縣全域)」,既然都要叫「古」窯了,拿古地名來命名,不是更加相得益彰嗎?
作為六古窯之一,越前燒的歷史也可以上溯到日本平安時代(へいあんじだい,大概是中國唐宋之間)。但是,不同於其他古窯多少都參與到了日本絢爛的茶陶文化發展,越前燒(還有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常滑燒)始終是以日用雜器壺、甕為主力。即便進入到明治時代,小曾原村的山内伊右衛門(1858~1941)曾一度招徠了京燒和信樂燒的匠人來教導色繪陶器的技術,讓越前燒開始進入彩色的世界,不過只持續了大約10年左右就宣告廢窯……。
所以呢,越前燒很容易辨認,特色就是很樸實無華、帶點土味(文青點的說法,就是走農家風),也不搞複雜的釉色調製,純粹就是透過燒窯時產生的柴灰,在窯體內落在器物上自然形成「自然釉」,不做任何雕琢。
總之,這種充滿「土地味」的調調,喜歡的人喜歡,不喜歡的人嘛……嗯,就真的不愛。
越前陶芸村
也許你真的不愛越前燒的風格,但是如果有機會去日本的話,你還是可以去當地的「越前陶芸村」走走看看。
越前陶芸村設立於1971年(昭和46年),因應「越前燒」這個統一性名字的誕生,福井縣作為陶瓷產業振興的一環所規劃的。園區的中心是一整片占地廣大的公園,圍繞著公園四周,則有陶瓷相關的體驗館、博物館、文化交流館以及駐村陶藝家的工房,喔!當然也有好吃和好買的店家。
時間充裕的話,真的是一個適合悠閒漫步遛小孩的好地方唷〜
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