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雜談

為什麼日本的工藝品會這麼發達?

為什麼日本的工藝品會這麼發達?
為什麼日本的工藝品會這麼發達?

(圖片出處:JTCW2021)。

 

前陣子跟三五好友聊天,講到了這個話題。

嗯,如果有「關於日本的100個為什麼」這類的書,我想「日本的工藝品為什麼會這麼厲害發達」,絕對可以被選進去沒問題,哈哈〜

雖然自從COVID-19以後,疫情限制了我們去日本遊玩的腳步,但以前的你一定或多或少聽過身旁的親朋好友去日本玩,買了什麼南部鐵器啊、漆器或是江戶切子、薩摩切子之類的回來(好啦,扛電子鍋或水波爐之類的人可能比較多……)。

反過來說,好像很少聽到來台灣的日本(或其他國家)觀光客,來搬我們台灣製的工藝品回家的事兒。

先不說日本製的玩意兒本來就很好買,到底為什麼日本的工藝品就可以做到風靡海外,而台灣就不行呢?(借用一下前陣子很流行的句型套路XD)

日本人對職人(しょくにん)精神的尊重,大概是大家都不否認的台日文化差異點。

說到職人,現在也許第一時間我們腦海中浮現的,是個雙手抱胸、下巴微微上抬、眼神透漏著堅毅,穿著工作服滿溢著自信形象的師傅。

但是,正如同「職人」這個詞本身的舶來品屬性所暗示的,我們想像的「職人」,更多的是對遙遠日本職人的形象投射,而非我們本地自發形成的師傅形象。

至於台灣版的職人故事,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聽過,甚至親身經歷過。

通常是從事某個傳統產業(或是某項技藝)的父母,努力地工作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子女能夠好好念書,順利通過升學的窄門,然後找個「體面的」工作,就是不要再接手父母親原先的職業……

故事的背後,你幾乎看不到台灣版職人對行業的認同或是技藝的自豪,更多傳遞出來的是苦熬後對階級翻轉的盼望,這是我們台灣人(或是華人)熟悉到不行的「出人頭地」、「鯉魚躍龍門」成功模板。我們習慣用功利的角度來看待手上操作的工藝技術,是把它作為一個暫時性的跳板,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在追求「一舉成名天下知」,造成我們相對單一的升學主義社會。

深深浸染在科舉文化的我們,常常會不自覺地用學歷或是文憑,來評價職業高低和建立社會上的歧視鏈。

現實是,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。

在台灣社會中,若是你把人生多數的時間都花在親手實作、鑽研工藝上面,你大概率鐵定會在放榜成績方面,比不上你那些成天唸書考試準備升學的同儕,自然而然地成為台灣升學主義下的失敗者。

花時間在對考試毫無助益的工藝,不僅會帶來落第的風險,在台灣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社會氛圍下,更會遭到或隱或顯的歧視(比如常聽到的萬年金句:「不好好念書的話,就會像XXX一樣做這種工作唷」)。因此,家長們殷殷企盼著小孩能一路念書念上去,最後來個階級翻轉,其實是這種環境下非常理性的選擇。直接造成的結果,就是大家都跑去念書當秀才了,沒有人要來學技術,造成工藝傳承的斷代和退化。

另一方面,在大環境不停地把未來的產業人才吸走的同時,天生不容易生產學歷文憑的工匠團體,在科舉社會下又極容易處於一個被歧視的位置,內部要產生向心力和榮譽感也是難上加難。

而工藝技術的精益求精,其實最需要的就是行業內部自發的榮譽感和互評機制,外部錦上添花式的認證反而倒是其次。

舉個簡單的例子,你上館子花一樣的錢點同一道菜餚,你會希望吃到的是哪位仁兄料理的呢?

剛考到甲級餐飲執照第一天上工的廚師;

還是業內許多廚師都知道或是推崇是一把好手的廚師

都幾(どっち)?相信應該沒有什麼人會想花錢當白老鼠吧?

取得甲級餐飲執照,只是代表著這位仁兄有跨過了當廚師的門檻,煮出來的菜餚應該吃不死人,但絕對不保證他的料理美味可口。相反的,另一位廚師也許手上沒什麼厲害的證照,不過以他被其他同行認可的經歷,這含金量可是遠遠超過只需要通過考試就能取得的證照。

同樣的道理,有沒有能力製作出精美工藝品,也往往跟你的學歷高低或是拿到多少文憑(證照),沒半點兒毛關係。反而需要的是你有沒有花了足夠的水磨工夫,來獲得工藝的默會知識(tacit knowledge)——也就是江湖人稱的老師傅不傳之秘,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。

文憑證照可以快速地製造出一批又一批的「專業人士」,這只能傳承有辦法考出來的顯性知識。但不幸的是,那些知識只是皮毛跟入門磚。若你真的以拿到多少張證照而自豪,那只代表著你已經自絕於真正的大師之路。台灣文化對學歷和文憑的迷戀,又特別加強了這種傾向。

擁有自我認同感、榮譽感(而不是隨時想著跑去考試當官發大財)的行會團體,是保存工藝品製作精髓的重要有機載體。日本文化傳承久遠的各個工匠團體,千百年來保留了無數工藝品製作的默會知識,許多工藝技術甚至已經在海外原生地失傳,但卻在日本像時光膠囊一樣很好地保留了下來。比如像之前介紹的「練上」陶藝,就是中國失傳的絞胎。

話說,日本陶藝的練り込み(練込)、練り上げ (練上)是什麼?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。

 

而這些工藝技術的時光膠囊保存得越多,無形中就擴增了日本在工藝品的資料庫規模。因為技術失傳的少,就不必浪費資源再重頭摸索研發一次;後來者要在技術上進行創新的話,也因為有前人留下來龐大的資料庫,有更多的資源和連結可以汲取借用,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咩〜

台灣在工藝品的發展上不如日本,有沒有「職人精神」只是表象的因素,真正根源的問題是本身文化土壤的問題。不得不說,日本一直沒有引入中國的科舉制度,反而繼續維持數百年的武家封建社會,百工代代傳承,以現代的後見之明來看,真的是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資產。

不過,這無關對錯,只是選擇的問題。未來我們要選擇哪條道路呢?

 

為什麼日本的工藝品會這麼發達?

 

你也許會喜歡

無留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