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圖片出處:株式会社塩瀬総本家)。
今天來聊聊經常跟茶陶搭配的和菓子吧〜
饅頭?包子?一個饅頭各自表述
日常生活中從蒸籠拿出來的白色圓呼呼麵點,有包餡的叫「包子」,完全沒有餡料的叫「饅頭」,在台灣可以說是一種常識。
可是在日本飲食文化中所謂的「饅頭(まんじゅう)」呢,很抱歉喔〜裡頭一定是有包餡料的。
而且跟我們可以「呷粗飽」包子不一樣,日本的「饅頭」清一色是甜的,是當作甜點食用和菓子,雖說我們也有甜的包子,比如說芝麻包、流沙包之類的。但如果你真的・真的・真的很想要吃到裡頭有包肉的鹹口味「包子」,請記得日本的對應版本是「肉饅頭(にくまんじゅう)」,不然你永遠只會拿到甜甜的「豆沙包」(笑)。
ㄟ豆,看到這邊的你是不是搞得有點混亂呢?
其實會出現這種「我說包子,你講饅頭,但你的饅頭,卻又不是我的饅頭」的趣事,主要是中文語意的流變,和文化交流的代差。
諸葛亮征南蠻的途中發明了饅頭,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,先不論這傳說的真偽,但裡頭的情節提到諸葛亮發明饅頭的緣由,是為了不殺俘虜祭神,才命令廚師用麵糰包肉的形式,製作像人頭的麵食來代替,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國的饅頭是帶餡的。
事實上我們熟悉的「包子」這個詞,要到宋代以後才出現,但早期饅頭、包子大多混用,都是指有包餡的麵點,「饅頭」還是主流的用語。元末明初的戰亂,讓物資缺乏的中國北方開始出現了偷工減料去掉餡料的「饅頭」,但在相對穩定富裕的中國南方,「饅頭」仍舊有保住裡頭的餡料,依然延續了自古以來的定義。
接下來讓我們話分中日兩頭接下來的發展:
元帝國滅亡的混亂,使得不少中國南方人士藉由既有的海上貿易路線「落跑」去日本,順便把故鄉「包餡=饅頭」的概念帶了過去,這是日本「饅頭」語源的由來。
海的另一端,再度一統的中國本土,饅頭、包子則在明清兩代逐漸分流,等到清朝時,中國北方已經徹底確立了沒有餡的叫饅頭;有餡的稱作包子。南方則還是死守著饅頭是有餡的習慣,比如到現在還是很有名的上海「南翔饅頭店(又稱南翔小籠湯包)」,即是一例。
而我們台灣的麵點文化,因為較大程度是受到近代中國北方遷台人口的影響,所以也是走沒有餡的叫饅頭;有餡的稱作包子的說法。
饅頭的故事
日本饅頭一般來說有兩個來源。一個是1241年鎌倉時代,由留學中國的學問僧聖一國師從南宋帶回來的「酒饅頭(さかまんじゅう)」製法,雖然名稱中有個「酒」字,但別誤會,並不是真的拿酒下去做的,而是利用米或麴做出的酒種來發酵麵糰,麵皮的口感較鬆軟,類似我們的包子皮。
另一個占比較大宗的起源,則是一百年後,由1341年室町時代躲避元末戰亂的中國人林淨因(りんじょういん),隨著他的日本學問僧友人龍山禪師落腳在奈良所製作的饅頭。林桑的饅頭做法是單純使用小麥粉揉麵,然後包入餡料後蒸熟,完成後就是一顆白白的小圓球,看起來非常的簡單樸實,沒有什麼花俏的裝飾。
但林桑卻做了一件非常融入在地的改良,引燃了日本人接下來幾百年對饅頭不斷的熱情——
那就是把在原生地中國定番的肉類餡料,換成了豆類製成的甜餡,不只迎合了僧侶和上層貴族(公家)素食的需求(可以參看下面的文章),也貼近了當時日本社會因為佛教盛行下肉類取得不易的現實。
同時,林桑也透過他麻吉龍山禪師的人脈,向天皇以及足利大將軍獻上這款新奇的食物,結果大獲好評。這下可不得了,有了日本兩大山頭的口碑加持,饅頭立馬成了貴族們爭相追捧的時髦點心,有了這些高資產階級的訂單,林桑的饅頭才在日本逐漸站穩了腳步。
自此,饅頭也在日本這塊新的土地上,搖身一變成為點心類的「和菓子(わがし)」。
饅頭的特色
如果要我選的話,我會說饅頭應該是種類多樣性最豐富也最普遍的和菓子。
日本饅頭的口味並非像活化石一樣,幾百年來都只有最基本的豆沙口味。
隨著大航海時代後全球的交流,16世紀歐洲的西式甜點及製糖技術傳入日本以後(像長崎蛋糕、金平糖就是這段時期傳來的),饅頭也跟著與時俱進,吸納了西式甜點的概念和技術,調整或分化出各種口味和類型。
比方說下圖中日本的三大饅頭,雖然都是以歷史悠久著稱,但是可以明顯地看出三者造型各異,表示很早之前饅頭就已經分支出各家的流派,更不用說資訊和技術交流頻繁的現代,更加速了「饅頭宇宙」的擴展。

最左邊的「志ほせ饅頭」正是林淨因創立的「塩瀬總本家」所製作的饅頭,歷史有6百多年(圖片出處:株式会社柏屋)。
最最最常見的,就是日本各大溫泉地幾乎都會推出的「溫泉饅頭(おんせんまんじゅう)」,主打使用該地的溫泉水或溫泉蒸氣來製作,刷一波地域限定。
然後如果以餡料來說,我想得到的大概就可以分成基本款的紅豆沙、白豆沙,或是進階版含有顆粒的豆沙、栗子豆沙,或是混入煉乳、牛奶的豆沙等等。
製作方法除了用蒸的「蒸し饅頭(むしまんじゅう)」以外,也有蒸過再烤過的「燒き饅頭(やきまんじゅう)」,甚至還有「長崎蛋糕饅頭(カステラまんじゅう)」這類超級混血種的存在……
可以說在日本饅頭的世界中,食材、製法、地方或季節等元素加起來的排列組合幾乎是無限多,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,只有你敢不敢想而已。
今天的內容還喜歡嗎?如果你有想要知道的主題或日本工藝,歡迎來信告訴我喔〜
無留言